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拿到一份財務報表,應該怎么分析?
一般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涉及三個層面:企業(yè)償債能力、企業(yè)營運能力、企業(yè)盈利能力。不同報表使用者可能關注的指標有所不同。
一、會計、財務與管理的基本認識
財務與會計大不同,卻與管理相似,會計工作是管理信息的可靠統計,財務工作是會計信息之分析與應用。
1.損益預算:格式上和損益表是完全一樣的,通常在每個年度編制次年十二個月的預算,編制的原則是本年度的實際數字,加上營業(yè)政策所發(fā)生的影響數,所以是一個預期可以達成的營業(yè)目標。
2.財務預算:這是資產負債的預算,通常是與營業(yè)收入的比率來表現,用以評估各種資產負債是否在合適的狀況下。
3.投資預算:增加固定資產的時候,都應該先編制投資預算,以便籌措資金來源,并防止資金濫用。
4.資金預算:是現金(銀行存款)的預算,通常只編制三個月,主要的目的在于催收賬款及作資金調度。
二、認識會計科目,看懂財務報表
會計科目是管理信息的統計分類。
會計科目間的恒等關系:
1.收益-費用=損益
2.資產=負債+股本+損益
企業(yè)管理人員可以要求一些特別的科目:
1)將金額大的事項,用會計科目作更詳細的分類
2)將特殊成本與正常成本分開,以便異常管理
3)費用與企業(yè)組織配合,以便預算管理
4)會計科目按使用目的之不同而分開
三、從損益表看出企業(yè)的經營能力
損益表的一般常識
1.第一類是營業(yè)收入
2.第二類是營業(yè)成本
3.第三類是營業(yè)費用
4.第四類是營業(yè)外收支
四、從資產負債表看透企業(yè)體質
留意報表中隱藏的玄機,兼顧安全性及獲利性。
1.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間的平衡
2.企業(yè)成品、材料等存貨資產與流動負債間的平衡
常用會計科目平衡原則:
1.企業(yè)的存貨價值與營業(yè)額間的平衡
2.企業(yè)應收賬款與銷貨額之間的平衡
五、現金流量表的意義及應用
現金流量表三大部分:
1.營業(yè)活動所造成現金的增減
2.投資活動所造成的現金流入與流出
3.理財活動所造成的現金流入與流出
六、會計制度的借貸觀念及應用
借貸平衡防止單方資料疏漏。
七、標準成本會計制度的應用
明確顯示對企業(yè)的貢獻,充分掌握獲利狀況,產生完整的管理效果。
九、有關投資的財務分析方法
損益兩平點營業(yè)額=總固定成本/毛利率
1.償債能力=(流動資產-存貨資產)/流動負債
2.經營能力=存貨/流動負債
3.收款能力=應收賬款/平均營業(yè)額
4.客戶質量=應收票據/平均營業(yè)額
5.安定力=固定資產/(長期負債+資本)
6.獲利能力=損益/營業(yè)額
十、掌握財務報告的閱讀要領
企業(yè)每月的財務報表通常有三份主表:即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 。
管理用財務報表分析知識要點講解是企業(yè)價值評估的基礎,學好本部分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來就來給大家說說如何學好該知識點。
第一步:掌握金融類經營類資產負債的劃分
金融資產:貨幣資金分情況,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應收利息,短期權益性投資,應收短期權益性投資的股利,債權投資,短期計息應收票據,金融資產形成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金融負債:交易性金融負債、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融資租賃形成的長期應付款、優(yōu)先股、應付優(yōu)先股股利、應付利息、金融負債形成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第二步:記住管理用財務報表的框架結構以及計算思路
管理用資產負債表:重點記憶結構框架
管理用利潤表:經營損益+金融損益
經營損益=稅后經營凈利潤=稅前經營凈利潤(1-所得稅稅率)
金融損益=-稅后利息費用=-(財務費用+金融類損失-金融類投資收益)*(1-所得稅稅率)
管理用現金流量表:實體現金流量=融資現金流量=股權現金流量+債務現金流量
學習更多財務分析技能,歡迎加入財務分析實操專題(全系列),3大階段,12門課程,24課時,羅杰夫帶你“跳出財務做分析”,財務分析入門、實操與工具技巧全掌握!點擊詳情>>
Copyright © 2000 - m.sinad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