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企業(yè)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guī)定,“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準予扣除項目金額”。目前對扣除項目,國家稅務總局已于2000年頒布了《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對扣除項目的原則和實務都做了明確規(guī)定,但對收入這一所得稅重要概念的理論規(guī)范,目前仍是空白?!镀髽I(yè)所得稅暫行條例》僅將收入劃分為7種類型,第五十三條僅規(guī)定了所得稅收入需要按權責發(fā)生制確認,但沒有對所得稅收入作出明確的定義。那么,應該如何認識和解決這一問題呢?
一、所得稅法“收入”的確認企業(yè)會計制度規(guī)定銷售商品的收入,應當在下列條件均能滿足時予以確認:
企業(yè)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企業(yè)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lián)系的繼續(xù)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
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yè);
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一個條件是“風險和報酬的轉移”。根據收入準則的解釋,商品所有權上的風險,主要是指商品由于貶值、損壞、報廢造成的損失。商品所有權上的報酬,則是指商品中包含的未來經濟利益,包括商品升值等給企業(yè)帶來的經濟利益。應當指出的是,這里所說的“風險和報酬”是指與商品有關的主要風險和報酬,那些對商品影響較小的風險和報酬不影響收入的確認。但是這種與商品有關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本質上屬于企業(yè)經營風險,由企業(yè)獲得的利潤來彌補,自然不能由國家來承擔,否則會造成稅收的不公平,因為每個企業(yè)的風險大小是不一樣的。因此這一條不符合所得稅法收入的概念要求。
第二個條件是“是否保留管理權”。收入準則把它解釋為實質上繼續(xù)控制的商品。從稅法角度來說,誰控制商品并不重要,只要商品所有權發(fā)生的變化,就應該確認為收入,所以這一條也不適用于所得稅法確認收入。
第三個條件是“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yè)”,這個條件比較容易理解,沒有經濟利益的流入怎么能作收入。這一點所得稅法和會計制度是一致的,但是和增值稅法是不一致的。增值稅屬于流轉稅,只要發(fā)生商品的流轉就應該繳納增值稅,因此《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五條規(guī)定“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本條例第二條規(guī)定的稅率計算并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額,為銷項稅額。”很明顯,增值稅是按照銷售額來征收而不是按照收入來征收。銷售額不等同于收入,銷售不一定能構成收入,也就是不一定能造成經濟利益的流入,增值稅中視同銷售的情況尤其是這樣。比如領用自產產品使用,就沒有發(fā)生經濟利益的流入,因此雖然增值稅把它作為銷售,但是所得稅卻不能作為收入處理。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將自產產品作為股利分給股東,如果按成本價分配,因沒有產生經濟利益的流入,不能確認為所得稅收入,但是如果按高于成本價的價格分配給股東就產生經濟利益的流入,就要作為所得稅收入處理了。
第四個條件“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边@是從會計穩(wěn)健性原則出發(fā)作出的規(guī)定。穩(wěn)健性原則是符合企業(yè)所有者的利益的,但是對國家來說是沒有意義的,而且為了防止避稅,國家可以通過強制力來估算價格。當然對收入和成本還是需要計量的,只不過稅法認為要合理計量收入和成本。
綜合上述,筆者認為所得稅法的收入確認條件如下:
企業(yè)獲得已實現(xiàn)經濟利益或潛在的經濟利益的控制權;
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yè);
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合理地計量。
二、所得稅法“收入”的定義企業(yè)會計制度規(guī)定,收入“指企業(yè)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他人使用本企業(yè)資產等日?;顒又兴纬傻慕洕娴目偭魅?。收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這個定義經過修改后基本可以作為所得稅法對收入的定義。但是從防止避稅的角度出發(fā),對代收第三方或客戶的款項應作出嚴格限定,不符合限定的應一律作為收入處理。
另外由于所得稅不承認“利得”這個概念,而且從防止避稅的角度說,“利得”也應該繳納所得稅。因此,應將上面定義中的“日?;顒印备臑椤敖洜I活動”。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所得稅法的收入應該定義為:收入指企業(yè)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他人使用本企業(yè)資產(不包括投資活動)等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收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由于建造合同、租賃、保險公司的保險合同、期貨和投資具有其特殊性,其收入定義與一般收入定義是有區(qū)別的,需要另外制定有關的規(guī)范。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企業(yè)會計制度從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和謹慎性原則出發(fā),注重收入的實質性的實現(xiàn)。而所得稅法從國家的角度出發(fā),注重收入的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對某個企業(yè)來說某個收入可能還未實現(xiàn),但從整個社會角度來說其價值已經實現(xiàn)了。也就是說,只要有利益流入企業(yè)或者企業(yè)能控制這種利益的流入,所得稅法就應該確認為收入。所得稅法是不考慮收入的風險問題,因為這屬于企業(yè)經營風險,由企業(yè)的稅后利潤來補償,國家不享有企業(yè)的所有利潤,因此也不應該承擔企業(yè)經營風險。所得稅法也通常不考慮繼續(xù)管理權問題,這也屬于企業(yè)內部管理問題,國家不對企業(yè)內部管理產生的問題負責。至于收入和成本的可靠地計量問題,稅法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稅法利用國家的權力可以強制性估計收入和成本的金額,這樣可以保證公證性和降低征稅成本。
上一篇:如何進行注稅考試復習經驗談
下一篇:如何進行注稅考試復習
Copyright © 2000 - m.sinad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