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人士認為,新準則雖然對上市公司的利潤情況有所影響,但其盈利能力的可比性和經(jīng)營狀況的穩(wěn)健性卻大大提高了。
有關專家表示,新會計準則和原來相比更具有穩(wěn)健性。追溯調整后,2000年和2001年的財務數(shù)據(jù)的可比性增強了,上市公司盈利情況和成長性也更加真實,避免了因財務狀況變動給投資者帶來的誤導。
不可避免的是,上市公司實施新會計準則后,2000年和2001年的利潤均會受影響,可能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少。一些新的情況也可能會出現(xiàn),如2000年末未分配利潤變?yōu)榧t字;擬首次發(fā)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以前年度利潤超分配等等。財政部會計司有關人士表示,前種現(xiàn)象應視同虧損處理,后者可采取類似補虧的手段,可用以后的盈余公積補充。
市場人士分析,新準則對上市公司利潤影響較大的當數(shù)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以及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對于目前普遍存在的通過資產重組突擊利潤現(xiàn)象,如用債務豁免、股權劃轉、不良資產剝離、母公司承擔債務、資產置換等行為操縱利潤,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交易準則可謂有的放矢,卡住了其中的“貓膩”。新準則規(guī)定,債務重組差額收入應計入資本公積,而在此之前,債務重組收益是可以計入當期損益的;對于以非貨幣性資產進行交換的重組行為,新準則規(guī)定只有收到貨幣性資產補價時,才能將補價的一部分確認為當期收益,而原來的規(guī)定,非同類資產的換入時,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和帳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應該說,資產重組只是整合了資源,并不能產生利潤,利潤是一種剩余價值,債務重組溢價相當于債權人的贈與,理應計入資本公積。
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利潤。1999年前后實施的四項計提曾令不少上市公司頗為頭疼,有的公司甚至用年報披露后再打補丁的方式來遮掩?,F(xiàn)在四項計提增加到了八項,增加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四項資產減值準備,這對某些準“T”類公司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