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種景觀植物 邗江銀杏園另辟增收路徑
市場跟邗江區(qū)頭橋鎮(zhèn)優(yōu)質銀杏生產基地的上百戶果農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前幾年幾十元一斤的白果(銀杏果),如今跌到了兩塊錢一斤的“白菜價”。不過記者日前在這里采訪時卻發(fā)現,低價并未成為當地銀杏產業(yè)的殺手,相反,它逼出了頭橋鎮(zhèn)圍繞銀杏拓展的增收新路徑。
在生產基地核心區(qū)域的慶豐村,村支書徐加銀帶著記者來到一片800多畝的銀杏林。這里的銀杏有20多年樹齡,枝丫茂盛,景象壯觀。而就在不遠處,一些被農民連根拔掉的銀杏樹還留著殘痕。
徐加銀指著“殘痕”說:“這些都是剛剛栽了二三年就被拔掉的,不是砍的,是拔的。不過現在果農毀樹的情況已經沒有了——雖然銀杏果賺不了多少錢,但圍繞銀杏做的一系列文章已經為果農們找到了新的收入增長點。”
2009年和前年銀杏價格狂跌時,村里就提出,不能讓果農在一棵樹上吊死。徐加銀帶著村干部主動來到揚州里下河農科所請教。專家們考察后建議,可以在銀杏園里套種景觀植物麥冬草和紫心山芋,它們一個在地表,一個在地下;地表的麥冬草不會因為樹冠擋著陽光影響生長。
這個建議,點醒了頭橋的果農。以前銀杏收益還可以,大家都想不到拓展,一心想著怎么把銀杏種好。如今在頭橋的銀杏林中,地面都鋪上了一層麥冬草,而地下的紫心山芋更是城市居民的最愛,僅這兩筆收入就把銀杏果的價格損失補回了一大半。
破解困境,不僅在生產方式上。鎮(zhèn)里的干部發(fā)現果農的困擾后,迅速和大型連鎖超市大潤發(fā)聯系,準備把白果用小包裝上架銷售,這樣銷售要比直接批發(fā)貴上五成;政府還引進開發(fā)商,開發(fā)“農家樂”項目,用銀杏林風光吸引城里人來旅游度假。當地農民企業(yè)家更是四處調研,尋找白果的深加工路徑。
上一篇: 海南項目熱銷 盛高置地1月銷售翻三番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