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下列各項中,屬于針對應付賬款實施的實質性程序的有( ABC )。 A. 檢查非記賬本位幣應付賬款的折算匯率及折算是否正確 B. 對應付賬款實施函證程序 C. 獲取并檢查被審計單位與其供應商之間的對賬單以及被審計單位編制的差異調節(jié) 表,確定應付賬款金額的準確性 D. 重新復核系統(tǒng)中與應付賬款相關的例外事項報告中的項目,確認是否滿意解決/屬于控制測試 想問下函證不是為了證明存在嗎?為啥會用到低估里



函證通常被認為是證明存在認定的常用程序,但在應付賬款審計中,也能用于發(fā)現(xiàn)低估問題,原因如下:
選取樣本的方式:當懷疑應付賬款存在低估風險時,注冊會計師會從非財務部門(如采購部門)獲取的供應商清單(如本期采購清單、所有現(xiàn)存供應商名錄 )中選取樣本進行函證。因為被審計單位可能會漏記某些應付賬款,如果僅從應付賬款明細賬中選取樣本函證,可能無法發(fā)現(xiàn)這些未記錄的負債;而從供應商清單中選取,則更有可能涵蓋那些被低估或未入賬的應付賬款項目,進而發(fā)現(xiàn)低估情況。
與供應商對賬:向供應商函證,可以直接獲取外部獨立來源的信息。如果供應商回函的金額大于被審計單位賬面記錄的應付賬款金額,就很可能表明被審計單位存在應付賬款低估的情況 。比如,被審計單位可能遺漏了部分已收到貨物但尚未入賬的采購交易,通過函證與供應商的對賬,就能發(fā)現(xiàn)這類低估問題。
雖然函證對發(fā)現(xiàn)應付賬款低估有一定作用,但由于一些局限性(如供應商可能不回函、回函信息不準確等),通常還需要結合其他審計程序(如檢查期后付款、獲取并檢查對賬單及差異調節(jié)表等 ),以更有效地發(fā)現(xiàn)應付賬款的低估風險。
03/11 11:39

84785005 

03/11 11:41
注冊會計師并非必須函證期末應付賬款的原因是( B )。C
A.應付賬款通常金額偏小
B.應付賬款通常重大錯報風險低
C.應付賬款通常存在低估風險/并非必須進行應付賬款函證,主要是因為應付賬款通常存在低估的 風險,而函證主要證實的是存在認定。
D. 應付賬款準確性、計價和分攤認定存在錯誤的可能性低那這個為什么不選擇c

樸老師 

03/11 11:42
新問題重新提問,我給你解答哦
【平臺規(guī)則一題一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