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在法律關系中客體指的是什么



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比如物、人身利益、精神財富、行為四種。(1)物:物權的客體。物是能滿足人的需要,能夠被人支配或控制的物質實體或自然力。民法上的物雖具有物理屬性,但與物理學意義上的物不同,要求有可支配性、存在性和效用性。物在民法中具有重要意義,大多數民事法律關系與物有密切聯系,有的以物為客體,如所有權、擔保物權等,有的雖以行為為客體,但仍以物為利益體現,如交付物的買賣合同。
(2)行為:債權的客體(包括作為和不作為)。作為客體的行為特指能滿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通常也稱給付。行為主要是債這一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因為債權是請求權,債權人只能就自己的利益請求債務人為給付,如交付物、完成工作,而不能對債務人的物或其他財產直接加以支配。
(3)智力成果:知識產權的客體(區(qū)分客體與載體)。智力成果是人腦力勞動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是知識產權的客體,包括文學、藝術、科技作品、發(fā)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以及商標等。知識產權保護的不是智力成果的載體,而是載體上的信息,載體本身屬物權保護對象。
(4)人格利益:人身權的客體
2020 01/15 2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