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為什么會產(chǎn)生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和遞延所得稅負(fù)債?這個例題有點理解不了?稅法上是少交,但是實際不是按照會計做賬,以后還要補是什么意思?



比如會計利潤100,計算所得稅25,稅收口徑比如繳納了30,這種就屬于提前繳納的以后可以遞減5,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會計1000,計算所得稅250,稅收口徑200,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繳納少了以后補,遞延所得稅負(fù)債
2023 03/31 15:03

84785013 

2023 03/31 15:09
那例如圖片這個例題,會計上是計提20的折舊,但是稅法上是可以計提40的折舊,那按理我不是多交了嗎?這里怎么說少交了呢?

陳詩晗老師 

2023 03/31 15:47
會計費用20,稅收費用40
就屬于稅法繳納小于會計,遞延所得稅負(fù)債

84785013 

2023 03/31 16:01
我的意思是,會計上是20,我做賬報稅的費用是20,那不是相當(dāng)于我這次繳稅的利潤總額是多一點的,那又跟稅法比,我是少交的啊,后面補什么呢?

陳詩晗老師 

2023 03/31 19:02
你不是考慮遞延所得稅嗎?
差異就是暫時性差異吧,原值固定,折舊不一樣,最終都會補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