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為什么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將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麻煩再寫一下分錄吧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什么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傻挚蹠簳r性差異是指企業(yè)在計算會計利潤時已經扣除,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尚未扣除的暫時性差異。這種差異將在未來期間轉化為應納稅所得額的減少或者可抵扣稅損的減少。
對于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這是因為企業(yè)預計有一部分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因此需要提前做好損失準備。在計算會計利潤時,這部分壞賬準備被扣除,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由于稅法規(guī)定只有實際發(fā)生的壞賬才能扣除,因此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尚未扣除,形成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2024 04/04 05:26

QQ老師 

2024 04/04 05:27
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的會計分錄涉及到幾個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具體如下:
1. **計提壞賬準備**:當企業(yè)根據預期信用損失模型計提壞賬準備時,會做如下會計分錄:
- 借:信用減值損失—計提的壞賬準備
- 貸:壞賬準備
2. **發(fā)生壞賬時的處理**:當實際確認某筆應收賬款無法收回,成為壞賬時,企業(yè)需要做的會計分錄是:
- 借:壞賬準備
- 貸:應收賬款
3. **收回已確認的壞賬**:如果之前已確認的壞賬在之后被收回了,這個過程分為兩步:
- 第一步:撤銷壞賬
- 借:應收賬款
- 貸:壞賬準備
- 第二步:收回賬款
- 借:銀行存款
- 貸:應收賬款
此外,如果之前計提的壞賬準備過多,需要沖減壞賬準備,那么會做以下會計分錄:
- 借:壞賬準備
- 貸:信用減值損失—計提的壞賬準備
這些分錄反映了企業(yè)在面對應收賬款可能發(fā)生的損失時所采取的會計處理方式。通過這些分錄,企業(yè)能夠合理估計和記錄潛在的壞賬損失,同時也能在壞賬實際發(fā)生或恢復時進行相應的財務調整。

84785033 

2024 04/04 05:40
謝謝老師的詳細解答。老師還想問一下,計稅基礎到底指什么,能用大白話總結一下么?每次感覺明白了,一做題又完蛋了

QQ老師 

2024 04/04 07:01
你好!計稅基礎指的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根據稅法規(guī)定可以用于抵扣稅額或應納稅的資產或負債的剩余金額。
計稅基礎是財務會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與會計上的賬面價值可能存在差異。具體來說,計稅基礎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 資產的計稅基礎:這是指資產在未來期間可以用來稅前扣除的金額。例如,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可能會考慮原始購買成本、累計折舊等因素。
2. 負債的計稅基礎:這是指負債在未來期間不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例如,如果某項負債在會計上已經確認為費用,但在稅法上不允許扣除,那么這部分金額就構成了計稅基礎的一部分。
3. 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的差異:會計上的利潤總額需要按照稅法的規(guī)則進行調整,以確定應納稅所得額。如果會計上的成本費用比稅法規(guī)定的多,就會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反之,如果會計上的成本費用比稅法規(guī)定的少,就會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4. 遞延所得稅的形成:當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不一致時,就可能產生遞延所得稅。這是因為暫時性差異最終會影響企業(yè)的所得稅負擔。
5. 計稅基礎的計算方法:計算計稅基礎通常需要考慮稅法的具體規(guī)定,包括允許扣除的費用、折舊方法、資產的使用壽命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最終的計稅基礎數額。
上邊時定義,大白話可以理解為按稅法要求計算的計稅金額

84785033 

2024 04/04 07:14
可是老師,那應付職工薪酬,計稅基礎,未來可以全部抵扣,那照您講解的意思,不能抵扣的就是0,計稅基礎是0么?可是課程上寫的計稅基礎等于賬面價值

QQ老師 

2024 04/04 07:28
你好!合理的工資薪金是可以全額扣除的

84785033 

2024 04/04 07:29
那職工薪酬計稅基礎是多少呢?是不可以抵扣的部分么

QQ老師 

2024 04/04 08:30
你好!一般實際發(fā)生的工資薪金都可以企業(yè)所得稅前抵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