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怎樣理解學(xué)習(xí)增值稅的出口退稅


增值稅的出口免抵退稅,我個人覺得計算不難,最難的是背那些繞口的名詞。最可怕的是,拿到題目以后,你什么都會算,但是問題看不懂。應(yīng)退稅額都算出來了,問你免抵稅額是多少,直接蒙圈。
我自己琢磨了一套記憶辦法,供大家參考,歡迎指正。
舉個簡單的例題(來自之了課堂):某自營出口生產(chǎn)企業(yè)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出口貨物的征稅率為 13%,退稅率為 11%。2021 年 9 月有關(guān)經(jīng)營業(yè)務(wù)為:購進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的價款為200 萬元,外購貨物準予抵扣進項稅額 26 萬元(通過認證)。當月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為 100 萬元。上期末留抵稅款 6 萬元。本月內(nèi)銷貨物不含稅銷售額 100 萬元,收款 113萬元存入銀行。本月出口貨物銷售額折合人民幣 200 萬元。按部就班進行計算:
1、出口銷售額是200萬元,退稅率是11%,那么首先,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200×11%=22萬。也就是這次出口銷售事實當中,可以獲得的最高退稅額度,我理解為:可退稅限額。
2、征稅率是13%,那么當期不得免抵稅額=200×(13%-11%)=4萬。也就是抵減進項的稅額,我理解為:進項抵減額。
3、內(nèi)銷銷項13萬,進項是26萬,上期留抵稅額6萬,那么當期應(yīng)納稅額=13-(26-4)-6=-12萬。這里很好理解,應(yīng)納稅-12萬元,意即應(yīng)退稅+12萬元。
4、應(yīng)納稅額的絕對值小于可退稅限額,所以當期應(yīng)退稅額就是12萬元。
5、好了,現(xiàn)在是最難記住的一個破名詞了——免抵稅額。免抵稅額=可退稅限額-當期應(yīng)退稅額=10萬元。
這個免抵稅額經(jīng)??迹铱偸峭怂暮x。今天琢磨了一晚上,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當期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當期應(yīng)退稅額。這是官方名詞的公式,我把它簡寫一下:
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退稅額。再簡寫一下:
免抵=免抵退-退。哈哈,這下我徹底背下來了:
免+抵+退-退=免+抵=免抵=當期免抵稅額
OK,繼續(xù)備考CPA。加油。
呃,上面解題的時候一直專注在那幾個名詞上面,把免稅進料給忘了,多謝評論提醒。重新解題,順便捋一下免稅進料和計劃分配率。
某自營出口生產(chǎn)企業(yè)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出口貨物的征稅率為 13%,退稅率為 11%。2021 年 9 月有關(guān)經(jīng)營業(yè)務(wù)為:購進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的價款為200 萬元,外購貨物準予抵扣進項稅額 26 萬元(通過認證)。當月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為 100 萬元。上期末留抵稅款 6 萬元。本月內(nèi)銷貨物不含稅銷售額 100 萬元,收款 113萬元存入銀行。本月出口貨物銷售額折合人民幣 200 萬元。
1、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200×11%-100×11%=11萬,可退稅限額。
2、當期不得免抵稅額=200×(13%-11%)-100×(13%-11%)=2萬,進項抵減額。
3、當期應(yīng)納稅額=13-(26-2)-6=-17萬,絕對值與可退稅限額取小。
4、應(yīng)退稅額=11萬,免抵稅額=0.
講一下為啥要在計算可退稅限額及進項抵減額的時候,要用出口銷售額減去免稅原材料作為計算依據(jù):
假設(shè)出口銷售額200萬,使用了免稅進口原材料80萬、國內(nèi)已稅原材料80萬(增值稅10.4萬),退稅率11%。如果直接200×11%=11萬,豈不是國家還虧錢了?因為免稅原材料80萬國家是沒收過稅的,等于這200萬的銷售額,國家實際上只收了10.4萬的稅費,結(jié)果你出口反而要退11萬給你,那就離譜了。
出口退稅的本質(zhì),是將你出口前已經(jīng)繳納的增值稅退回,而且一般都不是全額退(13%稅率,11%或者10%的退稅率,國家還是要薅一下的)。因此,在用退稅率計算可退稅限額的時候,計算基數(shù)必須是已稅原材料增值形成的商品出口銷售額,不能包括免稅原材料增值形成的商品銷售額。進項可抵減額也是同理。
這里還有另一個知識點,計劃分配率。實際上,計劃分配率=計劃免稅進口原材料÷計劃出口銷售額,因此,如果題目給出了計劃分配率,就直接用出口銷售額×計劃分配率,得出免稅進口的原材料價格。計算基數(shù)=出口銷售額-出口銷售額×計劃分配率=出口銷售額×(1-計劃分配率)。PS:題目同時給出了計劃分配率和免稅原材料價格,用計劃分配率。
改一下剛才那個例題:某自營出口生產(chǎn)企業(yè)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出口貨物的征稅率為 13%,退稅率為 11%。2021 年 9 月有關(guān)經(jīng)營業(yè)務(wù)為:購進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的價款為200 萬元,外購貨物準予抵扣進項稅額 26 萬元(通過認證)。當月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為 100 萬元。上期末留抵稅款 6 萬元。本月內(nèi)銷貨物不含稅銷售額 100 萬元,收款 113萬元存入銀行。本月出口貨物銷售額折合人民幣 200 萬元。計劃分配率為60%。
那么100萬的免稅進料就屬于干擾項了,不要關(guān)他。
1、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200×(1-60%)×11%=8.8萬,可退稅限額。
2、當期不得免抵稅額=200×(1-60%)×(13%-11%)=1.6萬,進項抵減額。
3、當期應(yīng)納稅額=13-(26-1.6)-6=-17.4萬,絕對值與可退稅限額取小。
4、應(yīng)退稅額=8.8萬,免抵稅額=0.
OK~
2022 06/08 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