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中級實務應試指南139頁綜合題3,為什么前后兩年調整凈利潤算法不一樣呢?什么時候要減除折舊?什么時候不減?



權益法下調整凈利潤,核心看投資時被投資單位資產 “公允價值是否≠賬面價值”。若有差異,且該資產的折舊、攤銷、存貨出售會影響利潤,就需調整(如存貨出售、固定資產 / 無形資產折舊攤銷),且只要差異還影響利潤,就持續(xù)調整,所以前后兩年調整邏輯一致,都是因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異需調減利潤(存貨、折舊、攤銷等影響)。
09/09 16:06
奉旨學習 

09/09 16:10
可為什么前后兩年調減的算法不一樣呢?真不懂了,17年沒減折舊攤銷,用公允價值?尚可使用年限,再減原值?預計年限。18年就減了折舊攤銷,?的都是剩余年限

樸老師 

09/09 16:17
兩年調整看似算法不同,實則均是對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異(影響折舊、攤銷等)進行調整,以確定按公允價值計算的凈利潤,進而確定投資收益,核心邏輯一致。
奉旨學習 

09/09 16:19
太高深,不理解
奉旨學習 

09/09 16:20
邏輯一致為什么算法不一樣呢?具體我們該怎么計算呢

樸老師 

09/09 16:26
權益法下,甲公司對乙公司投資時,乙公司存在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不一致的資產(比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后續(xù)計算投資收益時,需按照投資時該資產的公允價值重新計算折舊、攤銷等,調整乙公司的凈利潤。
2×17年的調整邏輯(下半年)
首先看資產差異:
?對于“(1000 - 800)×60%”:這部分是投資時乙公司某項資產(比如存貨)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異,且2×17年下半年該存貨對外出售了60%,所以需要調整(出售部分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會影響利潤)。
? 對于“(1800/10 - 2100/15)/2”和“(1200/8 - 1200/10)/2”:這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調整——投資時,這些資產的公允價值(1800、1200)與賬面價值(2100、1200)有差異,需要按照公允價值對應的剩余使用年限重新計算折舊/攤銷,再與乙公司原本按賬面價值計算的折舊/攤銷比較,調整凈利潤。
? 這里“沒直接減折舊攤銷總額”,是因為公式里已經通過“(公允價值折舊 - 賬面價值折舊)”的形式,體現(xiàn)了折舊/攤銷的差異調整(本質還是對折舊攤銷的調整)。
2×18年的調整邏輯
公式里的“[1800 - (2100 - 700)]/10”和“[1200 - (1200 - 240)]/8”:
? 本質還是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折舊/攤銷進行調整。
? “2100 - 700”“1200 - 240”是計算投資時該資產的賬面價值在后續(xù)年份的剩余價值,再結合公允價值(1800、1200),按照剩余使用年限(10年、8年)計算應調整的折舊/攤銷額。
? 這種表述形式,是把“公允價值與調整后賬面價值的差異”,按照剩余年限分攤,最終還是體現(xiàn)折舊/攤銷的差異調整。
